雙腳踏遍田間路,一心只為農民富——青島市優秀專家工作站專家風采
張老師在農科院工作,是華中農業大學的碩士,主修的土壤學及植物營養學,30多年來一直從事田間作物栽培實驗研究,尤其擅長葡萄、柑橘等果樹的營養解決方案,在《中國農學通報》、《中國品種資源》等國內知名農業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。他在四川賓川、浙江嘉興等多地的葡萄植保、修剪、藤嫁、增產、增品、病蟲害防治方面提供專業技術指導,每年開展農技講座達100多場,為當地種植戶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。
張老師指導農戶
張老師還有兩個身份,分別是:農場主,家里種著130多畝的柑橘、葡萄和香梨;青島市優秀專家工作站專家,他常年走在全國各地的田間地頭,為廣大的農民朋友解決問題、傳授知識,他的足跡踏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,只要種過葡萄、柑橘的區域,都留下了他的腳印。一年365天,有350天要么在田間地頭,要么就是在去往田間地頭的路上,即使在假期期間也不休息。身強力壯的年輕人,跟著他下鄉幾天,就會感到相當累,可他一個50多歲的人,每天樂此不疲,耕耘不輟,這種精神值得學習。張老師說話特別風趣幽默,沒有一點專家的架子,跟老百姓打成一片!
張老師在農場
四川省眉山市三蘇鎮地處四川山區,普遍種植柑橘,但均以小農戶為主,種植面積小,技術水平有限,遇到種植問題往往無法及時有效的解決,經常待到柑橘成熟時才發現問題,果實品質低,賣不上好價錢,影響了農民收入。
張老師現場教學
青島海大生物集團對當地作物進行分析、對土壤進行檢測,并聯合張老師以及眉山市的農資公司針對當地種植特點、投入水平與柑橘品種,制定了“品質提升5+1”項目,主要圍繞著土壤修復、科學管理、平衡營養、提升品質,為種植戶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。剛開始時由于種植戶觀念較為保守,短時間較難接受,對于海藻肥,大多數果農都沒有什么概念,更不用說使用過了,果農對所講解的海藻肥的肥效半信半疑,都處于觀望狀態,于是張老師先從當地的農場進行示范,然后邀請種植戶參觀,同時現場講解、會場培訓,指導農戶開展品質種植。凡是按照他的指導進行管理的果園,當年的表現都非常好,無論是葉片、果面、果個還是著色方面都得到了廣大果農的高度認可,在此基礎上,又通過觀摩會的形式,用事實說話,擴大了農民學習的覆蓋面。
通過現場手把手的教學,種植戶邊學邊干,熟練掌握柑橘種植技術,通過對自身技術的提升,達到品質種植。從原來的高產低質,到現在的高產高質,有效的改變了老百姓的傳統種植觀念,幫助當地老百姓獲得了更高的收入。
有人問張老師最高興的事情是什么?
他笑著說:“我這個年紀,只要來到田間果園,就感覺自己又年輕了!”最高興的是現在到了每一個村莊,都會有農戶跟他打招呼:“張老師來了,去我的果園看看吧,按照您的方法管理,今年的果子可好了!”。
張老師每每聽到這些話時,就像一個快樂的農民一樣,仿佛自己辛苦照料的果園又豐收了!
通過電商銷售至全國的眉山柑橘
從土壤修復、種植管理到柑橘銷售,張老師和海大生物集團以及種、管、銷各個環節的服務商,形成產業鏈式服務,幫助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。通過舉辦柑橘狀元名品大賽等活動,推動了當地高品質柑橘走向全國,受到各大電商平臺和廣大消費者的青睞。